银行贷款融资、政府专项债等渠道融资,同时推进钦州市河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2.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监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9877万元,同比增长4.44%。
3.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幅度比较大。监管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0917万元,同比减少48.13%。
一是按2024年度完成70%改革任务要求,对标对表统筹推进2024年工作任务,目前,《钦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任务数112个,已完成数为84个,任务完成比例为75%;二是抓好企业改革转型工作。指导市开投集团公司、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钦州临海工业投资集团公司分别修改完善企业改革转型方案。
根据我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总方案的工作要求,指导监管平台公司积极主动对接各金融机构,通过申请专项债、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银行贷款等方式,探索更多适合我市重点企业的融资产品,多渠道筹措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及公司运营资金。1-12月,市开投集团公司累计融资到位资金1003839万元,偿还债务资金970800万元;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累计融资到位资金367707万元,偿还债务资金140559万元。
监管企业通过加大清收力度、采取法律手段、发函等方式,收回逾期应收款项90040万元,其中:市开投集团公司收回逾期应收款项58500万元、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收回逾期应收款项31540万元。
根据2024年市本级融资平台盘活资产收入的预期工作目标值,我委制定了《2024年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资产盘活实施方案》,采取“一宗一策”措施,力推资产处置变现工作,资产处置收入优先用于偿还债务。目前处置资产收入约42284万元。其中:土地处置收入3547万元,房屋商铺出售的收益4737万元,资产重组收入1500万元,股权转让收入32500万元。
通过划转公司股权、整合注入资产和资源(三十六曲林场等)等资产重组方式打造新主体实现AA+提级,经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评定,钦州市港产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已获得AA+主体信用等级。
该公司主要负责市河西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1-12月完成投资37050万元。
该公司主要负责白石湖桃沟(安州大道至滨江东路)排水防涝工程等项目,1-12月完成投资41453万元。
1-12月,监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9877万元,同比增长4.44%;根本原因是:一是受市场及企业按要求规范重整贸易业务影响的情况下,客户需求量稍微上涨,洽谈的新链条(铝板等金属材料,汽车业务)在销售中,但大宗贸易业务的营收增幅不大;二是经营模式改变,猪肉销售量增加,肉品批发零售业务市场需求量大;三是旅游业呈现蓬勃的发展的新趋势,旅游景点吸引来着四面八方的人,进入旺季,实现收入同比有所增长;市开投集团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7134万元,同比增长7.81%;主要是:一是拓展业务加大、肉品批发零售业务市场需求量大,屠宰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1792万元,同比增长18.11%;二是大宗贸易业实现营业收入528532万元,同比增长9.87%;三是运营广告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85万元,同比增长38.13%;四是拓展业务,安保服务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56万元,同比增长17.19%;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扣除贸易业后实现营业收入56732万元,同比增长5.82%,别的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一是今年房地产业销售接近尾声,新的房地产业正在建设中,实现营业收入29864万元,同比增长36.32%;二是食品集采集配收入5741万元,同比增长28.84%;三是投资收益及其他本期收入12674万元,同比减少19.96%;四是旅游景气度回升快,旅游业实现营业收入722万元,同比增长13.2%;五是资产出租得到很快的发展,资产出租率上升较快,实现营业收入1968万元,同比增长10.84%;六是物业管理费实现营业收入5565万元,同比增长2.48%;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同比增长12.68%;市宏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9万元,同比增长5.51%;市国欣百货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万元,同比增长2.75%。
利润总额20876万元,同比减少29.40%。根本原因:一是受国家集采药品和耗材政策的影响,药品及医疗材料销售业务收入减少,利润也相应减少;药品及医疗材料服务业实现总利润,减少670万元,同比减少45.75%;二是支付逾期利息及缴纳了滨海公路项目钦南区犀牛脚镇鹿耳环大桥、大灶江大桥非法占用海域罚款支出,减少567万元,同比减少4.42%;三是投资收益和财政补助收入减少,减少10780万元,同比减少47.98%;四是受市场之间的竞争影响,社会上屠宰场增加,导致市国裕食品公司的屠宰量减少,利润减少;市开投集团公司实现总利润8080万元,同比减少50.94%。根本原因是政府补助收入及回购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减少15741万元,同比减少48.14%。其中:一是屠宰服务业实现总利润113万元,同比减少82.23%,受市场之间的竞争影响,社会上屠宰场增加,导致市国裕食品公司的屠宰量减少,利润减少;二是药品及医疗材料服务业实现总利润755万元,同比减少9.8%,主要是受国家药品、耗材集采政策的影响,价格下调收入减少,财务费用因资金回笼接收信用证贴现而需支出较大利息费用,利润相应减少。虽政府补助收入、回购项目、屠宰服务、药品及医疗材料服务业实现总利润减少,其它业务实现总利润较快增长,一是投资与管理业实现总利润295万元,同比减亏203.14%;二是资源管理业实现总利润556万元,同比减亏173.74%,实现扭亏为盈,主要是本期新增铝棒、海砂货物贸易业务;三是市政设施管理业实现总利润6863万元,同比减少58.81%,主要是政府回购收入与政府补助收益减少;四是资产管理业实现总利润-31万元,同比减亏49.18%,主要是市场不景气,招租难,资产相关的税费如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负担太重,每月还需计提资产折旧摊销额;五是市政道路工程建筑业实现总利润-661万元,同比减亏15.58%,根本原因是恒远公司缴纳了滨海公路项目钦南区犀牛脚镇鹿耳环大桥、大灶江大桥非法占用海域罚款支出645万元;六是安保服务业实现总利润41万元,同比持平;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实现总利润12392万元,同比减少2.64%,根本原因是投资收益和财政补助收入减少,实现总利润10672万元,同比减少8.01%,别的业务实现总利润较快增长。一是贸易业实现总利润65万元,同比增长444.5%;二是海水养殖业务实现总利润-103万元,同比减亏16.26%;三是旅游业务实现总利润-501万元,同比减亏22.33%;四是资产出租不再受疫情的影响,资产出租率上升,租赁业务实现总利润536万元,同比增长了15.26%;市国欣百货公司实现总利润45万元,同比持平;市宏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实现总利润34万元,同比增长13.33%;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实现总利润324万元,同比增长9.46%。
1-12月,监管企业销售费用4587万元,管理费用19182万元,财务费用23699万元,三项费用合计47468万元,较上年同期54219万元减少7047万元,下降14.45%。根本原因:一是加强成本管理,增收节支,减少了非必要的费用支出;二是利息费用符合资本化以及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减少;三是提前归还银行借贷,本金减少,利息费用同期减少。
尽管改革重组后市属重点国有企业经营性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自主经营项目规模仍较小,各板块业务急需拓展壮大,“造血”功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市开投集团公司、市滨海投资集团公司资产规模较大但流动性不足;其余监管企业规模小、资产较少,总体上,我委监管企业的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不够,企业改革发展难度大。
近年来,市属重点企业的偿债压力很大,企业经营性资产少,自主经营性业务所产生的经营效益,还未能在巨大的偿债数额中发挥支撑作用,融资偿债压力大。
继续统筹实施《钦州市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任务分工方案》,按时间节点落实各项改革任务。持续深化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转型,重点推动市属重点平台公司实施内部机构改革,推动企业持续深入地健全和完善平台企业内部市场化运营管理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经济活力;积极拓展经营业务,推动3家市属重点国有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营主业,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指导企业依据自己生产经营情况梳理分析对经营发展坏因,积极争取更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资源,力促公司制作经营稳定发展;二是推动重点企业加强与北部湾银行、桂林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接,进一步落实落细化债方案,争取通过交易所、交易商协会窗口产品等途径融资,确保项目建设和偿债资产金额来源有保障,积极防范化解监管企业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偿债违约事件的底线。三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积极筹集资金偿还企业债务。
一是规范国有资产处置行为。严格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第32号令)《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桂国资发〔2018〕2号)《钦州市国资委 钦州市财政局关于转发〈自治区国资委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的通知》(钦国资发〔2018〕7号)规定处置企业各类国有资产。制定《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资产处置工作指引》,指导市本级融资平台公司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二是处置盘活所得资金使用。处置国有企业资产资源取得的收入,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管理规定应上缴财政的,要及时足额缴入同级财政用于债务还本付息;按国有资产处置规定由国有企业使用的,优先用于相关国有企业偿还债务。